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
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干。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注释】:

  1. 朗咏高斋下:吟诵在高斋之下。朗:明;咏:吟诵。
  2. 如将古调弹:好像弹奏着古代的琴曲。如将:好像;古调:指古代乐曲。
  3. 翻鸿向桂水:飞来大雁向南飞行,越过了桂江。翻:翻腾;桂水:即桂江。
  4. 来雪渡桑干:飘来的雪花渡过桑干河。来:飘来。雪:雪花。
  5. 滴滴玉漏曙:滴答滴答的漏壶(计时器)报晓。
  6. 翛翛竹籁残:竹林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风声。翛翛:形容风吹竹林的声音,萧瑟、凄清的样子。竹籁:指竹林中发出的声响。
  7. 曩年曾宿此:从前曾经在这里住宿。曩年:从前;宿:留宿;此:这里。
  8. 亦值五陵寒:也正值五陵的寒冷时节。亦:也;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皇家陵墓所在之地,多有古树参天,景色宜人。
    【赏析】:
    本诗为诗人在长安期间所作,是一首描写夜晚月夜宴游的诗。全诗写景细腻生动、情致盎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首联“朗咏高斋下,如将古调弹。”描绘了在高斋之下吟诵古诗的场景,诗人用“朗咏”一词表现出其吟诵时的心情,显得十分愉悦和畅快。“如将古调弹”则是诗人想象中的自己正在弹奏着那些古老的琴曲,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时空之中。
    颔联“翻鸿向桂水,来雪渡桑干。”“翻鸿”指的是大雁南飞的壮观景象,而“来雪”则描绘的是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在桑干河上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颈联“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籁残。”则转向了夜晚时分的景象,“滴滴玉漏”指的是时间流逝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消逝;“翛翛竹籁”则是指风吹动着竹林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幽静而凄清的感觉。这两个意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面。
    尾联“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则回到了诗人的故乡,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亦值五陵寒”既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又透露出他对当前季节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含蓄,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