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词翰客,邀我共寻君。
果见闲居赋,未曾流俗闻。
也知邻市井,宛似出嚣氛。
却笑巢由辈,何须隐白云。

易州过郝逸人居

每逢词翰客,邀我共寻君。

果见闲居赋,未曾流俗闻。

也知邻市井,宛似出嚣氛。

却笑巢由辈,何须隐白云。

注释:

  • 每逢:每次遇到。词翰客:诗人,文人雅士。
  • 邀我共寻君:邀请我和他一起去。
  • 果见:果然。
  • 闲居赋:指郝逸人的诗作。
  • 未曾流俗闻:没有被世俗所知晓。
  • 也知:了解。
  • 邻市井:《论语》中有“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记载,表明孔子是不屑做官的人,与官场之人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他住在市井之中。
  • 宛似:仿佛、好像。
  • 出嚣氛:摆脱喧嚣和尘世。
  • 却笑巢由辈:却嘲笑像巢父和许由这样的隐士。
  • 何须:何必。
  • 隐白云:隐居在白云山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易州过访郝逸人的住所时所作,通过描写郝逸人的诗作和他的生活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

首句”每逢词翰客,邀我共寻君”描绘了诗人在遇到有才华的文人雅士时被他们邀请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和文学的重视,以及他在诗词创作方面的兴趣和才华。

“果见闲居赋,未曾流俗闻”展现了诗人对于郝逸人作品的赞美之情。他称赞郝逸人的诗作高雅不俗,远离世俗的纷扰。这里的”未曾流俗闻”表达了诗人对于郝逸人所处生活环境的独特理解,即他能够在市井之间保持一份清高,不为红尘所染。

第三句”也知邻市井,宛似出嚣氛”进一步描绘了郝逸人的生活状态。诗人了解到郝逸人居住在市井之中,但他的生活态度却像是超然物外,不受尘世的干扰。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郝逸人的生活状态与他所处的环境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

最后一句”却笑巢由辈,何须隐白云”则是诗人对于郝逸人生活方式的肯定。他以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为例,认为他们选择隐居山林并不需要像郝逸人那样生活在市井之中。这表明诗人对于隐士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认为隐士不必刻意追求隐居山林,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郝逸人及其诗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诗词创作和隐士生活的理解和赞赏。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