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佐兼归觐,此行江汉心。
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
孤屿消寒沫,空城滴夜霖。
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
【注释】
宾佐:指陪侍的官员。兼归觐:同时去朝拜皇帝。校书:官名,掌修国史。江汉:长江、汉水,指中原地区,借指朝廷。阙下:皇宫门前。孤屿:孤立的岛屿。消:消散。空城:荒凉的城市。若邪溪: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
【译文】
我作为陪臣和侍从一起去京城朝拜皇帝。此行是出自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分别的时刻是在皇宫门前。路途漫长,向山阴进发。
在一座孤立的岛上,寒潮已使水面上的泡沫全部消失。荒凉的城市,夜雨滴滴打湿了城墙。
若邪溪畔的寺中,只有秋天的风景独自陪伴。
【赏析】
这首诗是送韦琼校书赴任之作。诗人写自己送友远行时的心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意和相互理解。
诗以“宾佐兼归觐”起笔,点出此行的目的,并表明这是一次兼程之役。接着,诗人便描绘了自己和韦琼辞别的情景:离别之际,诗人站在京城门外,目送着朋友离去;而韦琼则踏上了通往江南的征途。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两人饯别的场面,而且也写出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然后,诗人又把视角由京城转向南方,描写韦琼的行程:“别离从阙下”,“道路向山阴”,既交代了韦琼的出发地点,同时也为韦琼的行程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接下来四句诗,诗人将视角再次转换,描写韦琼的旅途所见所闻。诗人首先写韦琼在途中看到的自然景物:“孤屿消寒沫”,一个“消”字生动地描绘了寒潮退尽、春暖花开时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接着,诗人又写韦琼在途中所见之景:“空城滴夜霖”,一个“滴”字形象地描绘了夜深人静时,雨水从高高的屋檐上一滴一滴地滴到地面上的情景。这两个动词,既写出了韦琼所看到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韦琼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诗人又回到了韦琼的身上,进一步描绘他的旅途所见所闻。诗人写道:“若邪溪畔寺,秋色共谁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若邪溪畔的寺庙里,只有秋天的风景独自陪伴着韦琼。这里,诗人用“孤屿消寒沫”与“空城滴夜霖”两个意象来衬托韦琼孤独寂寞的处境;同时,也以“秋色”这一意象来暗示韦琼此时的心情。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韦琼的旅途所见所闻,更表达了诗人对他孤独寂寞处境的同情和关切。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了韦琼的旅途所见所闻,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情感色彩。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