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钟催早朝,自是赴嘉招。
舟泊湘江阔,田收楚泽遥。
雁惊起衰草,猿渴下寒条。
来使黔南日,时应问寂寥。

【注释】

《送皇甫侍御》: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皇甫侍御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晓钟催早朝:清晨的钟声催促人们早早地起床参加早朝。

自是赴嘉招:自然是去参加皇帝的宴会。

舟泊湘江阔:船停泊在湘江边,显得十分宽广。

田收楚泽遥:田野收获,楚地的水泽遥远。

雁惊起衰草:大雁飞过,惊起了秋天的衰草。

猿渴下寒条:猿猴渴了,跳下寒冷的树枝。

黔南日:指贵州南部地区。

应问寂寥:应该问候我寂寞的心情。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当时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他与皇甫湜一起奉诏入京,同拜翰林院为学士。他们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赠卫泾县》)而闻名于世,但因恃才傲物,恃主傲君,终不得志,只好愤而辞官还乡。因此,本篇是一首送别之作。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晓钟催早朝,自是赴嘉招。”清晨的钟声催促着人们早早地起床参加早朝。“晓钟”即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所敲的报时的铜鼓,它一声响彻云霄,使人们清醒,也把人们引向一天的工作生活。这里用“晓钟催早朝”,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气氛。“自是赴嘉招”,“嘉招”就是皇帝召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既然要早起上朝参谒,那么一定是要去参加皇帝的宴请。这两句是全诗的第一层意思。

颔联写诗人送行时所见的景色。“舟泊湘江阔,田收楚泽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湘江”即湘水,发源于湖南,经洞庭湖流入长江;“楚泽”即楚水,发源于湖北西部的神农架,流经湖南、湖北,注入汉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船停泊在湘江边,显得十分宽广;田野收获,楚地的水泽遥远。这两句是全诗的第二层意思。

颈联写诗人送行时所见的飞鸟。“雁惊起衰草,猿渴下寒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大雁飞行时惊动了秋天的衰草;猿猴口渴了,跳到冷冰冰的树枝上。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眼前之景,虚写心中之思,虚实交错;而且“雁惊”与“猿渴”相呼应,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尾联是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来使黔南日,时应问寂寥。”“黔南”是今贵州一带,古代属黔中道,故称黔南。“日”在这里是动词,意为到那里。意思是说,你这次出使黔南,一定不要忘记我的寂寞心情。这一句是全诗的最后一层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艺术上看,这首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景物,使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