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
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
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诗句解析:
- “夏腊今应三十馀” - 描述当前的夏季(夏腊)已经过去了三十馀次。
- “不离树下冢间居” - 形容一个人总是在树下或者冢间居住,没有离开。
- “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 - 形容这个人的外貌和才华都像一位好匠人,能够用笔写作;他的品行也像一位高僧一样,能够传承知识。
- “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 - 描述了一种宁静的场景,涧水的流水声传来很远,而月亮的月光明亮而自然。
-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 表示这个人总是穿着白衣,住在青门之中,但是与外界的联系并不密切,他的内心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译文:
夏历已过三十余次,你始终在树下或冢间的居所中生活。你的外貌足以让好工匠羡慕,你能用笔书写;你的品行可与高僧相比,能传承知识和智慧。涧水声声远传,明月照耀,皎洁如初见。你常穿白衣,居住在青门之内,但内心与你的世界相隔遥远。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夏腊今应三十馀:夏农历法中的“腊”指的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腊月。这里的“三十馀”意味着过去的一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了。这是对季节变化的直观描述。
- 不离树下冢间居:描述人物的生活状态,即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选择树下或坟墓旁作为居所,表现出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
- 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这里将人物比作一个技艺出众的良匠,能够挥毫泼墨;又将其比喻成一位高僧,能够传授知识和修行。这种对比强调了他的多才多艺和高尚品德。
- 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画面,涧水声悠扬地传来,仿佛来自遥远的山涧;明亮的月光洒满天际,洁白无瑕。
-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这里提到人物常常穿着白色的衣裳,居住在青门里。然而,尽管身处同一地方,他与外界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内心与外界的关系较为疏远。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生活的细致描写和对其性格、行为的深入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诗中的人物虽然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但其品质高尚,才华横溢。整首诗歌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丰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物的赞美,也是对隐逸文化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