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
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
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
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注】《送胡道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天宝三年(744),李白与友人在泾川(今属甘肃)相遇时所作。

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

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

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

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

注释:

  1. 短褐(hè):粗布衣服。
  2. 灵溪:指泾川境内的灵台县西北流经县城的小河,因产美酒而名之。
  3. 观(guàn):庙观,道观。
  4. 却从:却向、却往。
  5. 丹梯:道教用语,丹房之梯。指仙境。
    赏析:
    此作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祝福。
    首联“短褐身披满渍苔,灵溪深处观门开”,描绘了胡道士身穿短布衣,站在灵溪旁的道观门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的简朴生活和虔诚的宗教信仰。
    颔联“却从城里移琴去,许到山中寄药来”则表现了胡道士离开城市,前往山中修行的决心和愿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胡道士的清高孤傲,又展示了他内心的坚韧和毅力。
    颈联“临水古坛秋醮罢,宿杉幽鸟夜飞回”,进一步描绘了胡道士在山中修行的场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古树、野鸟等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丹梯愿逐真人上,日夕归心白发催”则表达了胡道士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眷恋。这两句既体现了胡道士的人生观念,又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胡道士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