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床无尘,青松树有鳞。
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
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
偶来疏或数,当暑夕胜晨。
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
终南同往意,赵北独游身。
渡叶司天漏,惊蛩远地人。
机清公干族,也莫卧漳滨。

《题刘华书斋》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

首联“白石床无尘,青松树有鳞”,描绘了书斋中的环境:一张白色的石床上没有灰尘,一棵苍翠的松树上长着鳞片状的叶子。这里的“无尘”和“有鳞”都是形容松树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

颔联“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进一步描绘了书斋周围的景色。一只鸟儿在啼叫,仿佛带着雨滴,而两棵树木似乎在春天里合在一起。这里的“啼”和“春”都是形容鸟儿和树木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季节的赞美。

颈联“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描绘了书斋附近的建筑和植被。一座荒芜的亭子被苔藓覆盖,一片茂密的丛林中果实落下,草丛中长满了野草。这里的“荒”和“幽”都是形容环境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叹。

尾联“偶来疏或数,当暑夕胜晨”,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观察。有时候,他在书斋里偶尔听到一些鸟鸣,有时看到一些树叶掉落,这些都显得稀疏。而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傍晚时分反而比早晨凉爽舒适。这里的“疏”、“数”和“夕”、“晨”都是形容时间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季节变化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全诗通过对刘华书斋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季节变化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