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
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
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诗句译文:

风雪过后,春天即将来临,我独自坐在江边的驿站中,心情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独自站在江边驿站的心境。开头两句“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直接点出了天气由冷转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客起初”两句,诗人通过描写月光映照在湖面、大雁南飞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归途的期待和对春天景色的喜爱。而“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听到晨钟暮鼓之声,看到杨柳环绕在渡口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宁静和美好。最后两句“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诗人以归隐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归隐田园、追求自然生活的志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任监察御史期间,当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湖州。这首诗是他离开官场后的心境写照,表现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注释:

  • 凫矶:即今江苏吴江县西南的荻湾。
  • 江馆:指驿馆。
  • 风雪晴来:天气晴朗之后开始变暖。
  • 岁欲除:新的一年将要到来。
  • 孤舟晚下:形容诗人独自乘坐小舟,傍晚时抵达。
  • 意何如:心中所想如何。
  • 月当轩色:月亮映照在窗户上,使屋子显得更加明亮。
  • 鸿声客始:大雁叫声开始响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邻晓管弦:早晨的音乐声。
  • 犯寒柳枝:柳树枝条被寒风吹拂,显得有些萧瑟。
  • 三间茅屋:指诗中的主人公居住的小茅屋。
  • 竹与书:竹子和书籍,象征文人的生活。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赵嘏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