矬人饶舌,破车饶楔。蝙蝠不自见,笑他梁上燕。

【注释】

裴勋父子:指唐代诗人裴度和裴晋公父子。裴勋,字元振,唐代著名学者;裴晋公(即裴度)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任宰相,为唐宪宗立有功勋。

矬人饶舌:矬人,矮小身材的人。矬人的嘴很笨,说话啰嗦。

破车饶楔(xiè):破车缺了车条,没有车轴。这里比喻做事无头绪,没有主见。

蝙蝠不自见:比喻自己不能看清自己的缺点或毛病。

梁上燕:指檐前燕子。梁上,屋檐的正中部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作者通过“矬人”、“破车”等形象的比喻来讽刺那些口齿伶俐而又办事无主意的“佞臣”。全诗以短促的语言,直切主题,寓意深刻。

诗从开头两句开始便用“矬人”和“破车”作比喻,把佞臣比作口齿不清而又行动笨拙的小人。他们虽然能言善辩,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甚至连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缺点。接着又用“蝙蝠”和“燕”作比喻。“蝙蝠”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丑陋而凶恶的东西,它飞得很低,总是在人家屋檐下盘旋。“燕”,指檐前的燕子。檐前的燕子飞得低,是因为它们知道自己的窝在哪里,而蝙蝠却不知道自己的窝在哪里(梁上),所以只能在屋檐下盘旋。最后一句用“笑”字来结束全诗,意思是说:这些像蝙蝠一样的佞臣们,总是爱在别人面前卖弄口才,炫耀自己的聪明能干,然而他们自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种自高自大的态度与“梁上燕”的无知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佞臣比作“矬人”和“破车”,把他们的行为比作“饶舌”和“饶楔”,使读者容易理解,并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此诗还巧妙地采用了对比手法。诗的前两句把佞臣与梁上的燕子相比,后两句则把佞臣与“蝙蝠”相比。梁上的燕子知道窝在哪里,而蝙蝠却不知道。这样写,更突出了佞臣的可笑和愚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