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
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
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送韦弇》

挂席曙钟初,家山半在吴。
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
陂鹤巢城木,边鸿宿岸芦。
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

注释

  1. 挂席:指离开船只上岸,准备登舟。
  2. 曙钟:拂晓的钟声响起的时刻。
  3. 家山:指诗人的故乡或家乡。
  4. 半在吴:一半位于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另一半在今天的浙江省北部。
  5. 橹声:船桨划动的声音。
  6. 秋芜:秋季的水草。
  7. :水塘或池塘。
  8. 边鸿:边境的鸟群。
  9. 五湖隅:指太湖一带。

译文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划破天空,我离开了船只,踏上了岸边的小路。我的家乡,一半坐落在如今的江苏省南部,另一半则位于浙江东部。随着船桨声渐行渐远,远处的寺庙若隐若现。秋天,水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芦苇和水草随风摇曳。你将在这片宁静的夜晚里,独自坐在太湖之滨钓鱼,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首句“挂席曙钟初”,便已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黎明时分,诗人登上船舷,准备离开,而此时,远方的寺庙隐约可见,象征着诗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家山半在吴”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他担心自己的离去会给家人带来困扰。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

接下来的两句“橹声过远寺,江色润秋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橹声从远方传来,穿越空旷的江面,与远处的寺庙形成鲜明对比。秋水的波纹荡漾着,岸边的芦苇和水草随风摇摆,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然而,这种宁静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孤独与落寞。

最后两句“知君当永夜,独钓五湖隅”,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想象朋友在长夜中独自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他深深的牵挂与不舍。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视角,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友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