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
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诗句释义
1 南京路悄然 - 南京路:指通往南京的大道,暗示道路静谧、人迹罕至的景象。
欹石漱流泉 - 欹石:倾斜的石头,可能是指溪边的石头。漱流泉:轻轻拍打着流水的声音,形容溪水的流淌。
远寺寒云外 - 远寺:远处的寺庙,可能位于视线之外。寒云外:在寒冷的云层之外,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
扬帆暑雨前 - 扬帆:扬起船帆准备启航。暑雨前:炎热的夏天之前,可能指的是天气开始转暖的时候。
雁行回晓岫 - 雁行:大雁飞行的队形。晓岫:晨曦中的山峰,可能是诗人所在的位置或他想象中的目的地。
蜃色上湖田 - 蜃气:海市蜃楼,一种自然现象,常在海边或沙漠地区出现。上湖田:将蜃气与湖田结合,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殊的地理景观或比喻某种景象。
更想清吟处 - 清吟:宁静而深沉的吟诵,形容一个适合吟诗的地方。
多同隐者眠 - 多:常常,频繁。同:和,一起。隐者眠:与隐居的人一同安眠,形容生活简朴、远离尘嚣。
译文
南京路上寂静无人,倾斜的石头轻拍清澈的流水。
远处寺庙隐于寒冷的云层之后,船只扬起帆蓬迎接夏日的前奏。
大雁排成队伍从清晨的山峰飞回,海市蜃楼映照着湖泊和田野。
我更想念那些清幽之地独自吟诵,那里经常有隐士与我共眠。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通过“南京路悄然”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接下来,通过对南京路的描述,进一步勾勒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景与氛围。
中间四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特别是“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不仅写出了景色的独特之处,也体现了诗人观察入微、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此外,“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等句子,更是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中。
最后一句“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