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
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
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
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亭日暮时分停下马来暂作停留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 晚至乡亭
    “晚”指的是天黑时,“乡亭”是古代的一种驿站或乡村的公共设施,这里指作者到达了某个乡村的亭子。

  • 长亭日已暮
    “长亭”是一种古代用来供人休息的建筑物,通常设在路旁。“日已暮”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暗示着一天的结束。

  • 驻马暂盘桓
    在这里,“驻马”是指停下马匹,“盘桓”则表示停留、徘徊。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在长亭停了下来,暂时地驻足观望。

  • 山川杳不极
    “山川”指的是自然景观,“杳不极”表示看不到尽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色的无限遐想和欣赏。

  • 徒侣默相看
    “徒侣”指的是同行的人,“默相看”则是静静地互相看着。整句话反映了作者与同伴之间的默契和无声的交流。

  • 云夕荆台暗
    “云夕”指的是傍晚时分的云彩,“荆台”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或者是作者想象中的场景。这句诗描述了傍晚时分天色渐暗,给景物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或忧郁感。

  • 风秋郢路寒
    “风秋”指的是秋天的风,“郢”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表示某种特定的地方。“寒”表示冷。这句诗表达了秋风凛冽、旅途艰辛的感觉。

  • 客心一如此
    “客心”指的是游客的心情,“此”可能指的是当前的心情、景象或是某种感受。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统一。

  • 谁复采芳兰
    “谁复”是询问的语气,“采芳兰”则是采摘芬芳的兰花。整句话似乎是在询问,在这样孤寂凄凉的环境中,还有谁能像自己一样欣赏自然之美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旅人在长亭日暮时分停下来休息的情景,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句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如“山川”、“云夕”、“风秋”,以及“采芳兰”,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旅途心境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