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注释】:
- 塞门:指边塞。春已暖:春天来临,天气转晴。
- 连影起蘋风:连在一起的雁影随风而起。
- 云梦:这里泛指大江。
- 潇湘一夜空:指从北方飞来的雁群在空中盘旋后,又向南飞回。潇、湘二水合流处。
- 江人休举网:江边的渔民不要举起网来捕捉雁了。江:指长江。
- 虏将:指敌人将领。又:又一次。
- 南来伴:指从北边飞来的雁群。南:指南方。
- 衡阳树即红:衡阳的树木到了秋天变红。衡山在今湖南。
【译文】:
塞外的春天已经到来,连在一起的雁阵随风而起。
云梦江上千万行雁飞过,潇湘上空只有孤雁在飞。
长江上的人们不要举起网来捕鱼,敌人将领又一次用箭虚张声势。
千万不要错过来自南方的朋友,因为衡阳的树上已是秋色满枝红。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因避战乱而客居江南,写下了这首思乡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描写了塞外的春天已经到来,连在一起的雁阵随风而起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颔联“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则是对前一句的延伸和补充。诗人通过对天空中飞行的大雁的观察,联想到了自己曾经飞向南方的情景。这一联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于自己曾经离开家乡,如今又返回的复杂情感。
颈联“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塞外的生活。诗人在这里提到了江边的渔民不要举起网来捕捞鱼,敌人将领又一次用箭虚张声势。这一联诗句中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的恐惧和忧虑之情。
尾联“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再次提到了来自南方的朋友,并强调要珍惜这些朋友。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错过这些来自南方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到来会带给他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塞外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塞外生活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忧虑和恐惧;通过表达对朋友的珍惜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