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
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
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
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东林作寄金陵知己
唐代诗人齐己五言律诗赏析
《东林作寄金陵知己》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金陵知己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 十八贤真在:指那些真正的贤者仍然存在于世。
- 时来拂榻看:意为时机到来之际,我愿亲自为知己铺设床榻,以示敬意。
- 已知前事远:意味着过去的事情已经遥远,不再重要。
- 更结后人难:意味着后代难以再续前缘,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 泉滴胜清磬:泉水的流淌声如同清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般悦耳。
- 松香掩白檀:松木的香气与檀木的光泽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 凭君听朝贵:请你倾听朝中权贵的议论。
- 谁欲厌簪冠:是谁愿意放弃功名利禄而保持自己的本色呢?
译文注释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经历的感悟。其中,“十八贤真在”指的是真正的贤者仍然存在于世,“时来拂榻看”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在合适的时机亲自为知己铺设床榻以示敬意,“已知前事远”意味着过去的事情已经遥远,不再重要,而“更结后人难”则表达了后代难以再续前缘,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此外,“泉滴胜清磬”形容了泉水的流淌声如同清磬般悦耳,而“松香掩白檀”则描绘出一幅松木和檀木相互映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最后两句“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则是在问,是谁愿意放弃功名利禄而保持自己的本色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其中,“十八贤真在”和“时来拂榻看”体现了诗人对贤者的敬仰和对时机的把握;而“泉滴胜清磬”和“松香掩白檀”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和谐氛围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问话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友情、生活和未来的种种思考。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
通过这首诗的赏析可以看出,齐己不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更擅长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情感,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