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
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
目断岚烟际,神仙有石坛。

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

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

目断岚烟际,神仙有石坛。

注释:

  • 紫霄:指山名或山中云雾缭绕的地方。二老:这里指的是两位老者,可能是山中的仙长或隐者。倚空寒: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久别成衰病:长时间没有见面,导致健康状况不佳或心情不佳。成衰病:形成病态。
  • 重来更上难:再次来访时,发现山路更加艰险不易攀登。更上难:比上一次更难攀登。
  • 径危云母滑:小路上布满了滑溜的云母,使人行走困难。径:小路。
  • 崖旱瀑流乾:山上悬崖上的瀑布干涸无水,只剩下岩石和干燥的泥土。旱:干旱。瀑流乾:瀑布的水全部流干。
  • 目断岚烟际:目光所及之处,只有连绵的山岚和烟雾。岚烟际:山岚和烟雾的边缘处。
  • 神仙有石坛:在这样仙境般的环境中,隐藏着一座石头祭坛,供奉着神仙或神灵。
    赏析:
    这首《再游匡山》是一首描述诗人对匡山美景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匡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紫霄兼二老,相对倚空寒”展现了匡山的高峻与神秘,以及两位老者相伴的情景。接下来“久别成衰病,重来更上难”则反映了诗人对匡山的美好回忆与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再次攀登的艰辛感。

“径危云母滑,崖旱瀑流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匡山的自然风貌。其中“径危云母滑”形象地描述了山路的危险与崎岖,而“崖旱瀑流乾”则表现了匡山的干旱与缺水状况。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匡山的自然特征,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最后两句“目断岚烟际,神仙有石坛”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匡山的深处。在这里,诗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神仙的存在与遗世独立的宁静。这既体现了匡山的神奇之处,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匡山美景的描绘和赞美,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