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垂竿处,空江照古台。
无人更如此,白浪自成堆。
鹤静寻僧去,鱼狂入海回。
登临秋值晚,树石尽多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严陵钓台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在秋日登临的感慨。
首句“夫子垂竿处”,点明钓台主人。“夫子”即渔父,“垂竿”即垂钓的意思。“空江照古台”一句写江水空阔,江中只有一叶孤舟,而古台依旧矗立在江边,显得更加古老、荒凉,更显清冷寂寥。
第二句“无人更如此”,“更”与“更无”同义,意谓除了渔父之外,没有人在此钓鱼。这句既点明了钓台主人,又表达了诗人对人世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暗寓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情绪。
第三句“白浪自成堆”,“白浪”即波浪。“自成堆”是说,即使没有渔父,江面上也自有波涛滚滚,形成巨大的浪花堆积起来。这一句既写出了江水的浩瀚汹涌,又写出了渔父的悠然自得。
第四句“鹤静寻僧去”,“鹤”在这里是指大雁。“寻僧”就是寻找寺庙中的僧人。“鹤静”形容大雁在空中飞翔时的姿态安详,“寻僧”表明它要去寻找栖身之所,以躲避寒凉的天气。“鱼狂入海回”两句,写大雁在飞回巢穴时的情景。“狂入”和“回”都是形容大雁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不畏风浪、勇敢前行的精神。
第五句“登临秋值晚”,诗人此时登上了钓台,正值深秋季节,傍晚时分。“值晚”表明时间已到傍晚,天色渐晚。
第六句“树石尽多苔”,描写了钓台周边的树木和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这些景物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老、沉寂,给人以深深的哀愁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钓台主人、江水、大雁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和意象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