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春光媚,尘销作土膏。
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
睡少全无病,身轻乍去袍。
前溪泛红片,何处落金桃。
【注释】
渐觉:渐渐感到。
销作土膏:泥土像药膏一样。形容土壤松软。
纤草:细草。
前溪:指小溪。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天景色的,诗中以春天为题材的描写,多从细微处下笔,抓住特点,写出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
首句“渐觉春光媚”,是诗人对春天到来时的感受。“媚”字用得很贴切,它既写出了春风的和煦与温暖,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欣喜和愉悦之情。
次句“尘销作土膏”,是说随着春风的到来,大地上的尘埃被吹散,变得像药膏一样松软。这里运用了一个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神奇的工匠,他轻轻一挥,便将大地上的尘土化为一滩泥膏,使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这一细节描绘,不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风的威力,更烘托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三、四两句“微寒放杨柳,纤草入风骚”,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微寒”二字,既点明了季节,又渲染了氛围,使人仿佛能听到柳枝摇曳的声音和风儿掠过草地的沙沙声。而“纤草”一词,则让人想起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草,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飘舞,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两句诗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它们所描绘的画面却是如此生动传神,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诗,“睡少全无病,身轻乍去袍”,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健康状况的感慨。在这里,“睡少全无病”指的是因为春天来了,阳光变得温暖,人们就很少生病了。而“身轻乍去袍”则是说因为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暖和,人们就不需要穿得那么厚重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反映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生活的变化。
最后两句“前溪泛红片,何处落金桃”,则是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描绘。这里的“红片”是指桃花的花瓣飘落在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金桃”则是指桃子,它的色泽鲜艳诱人,让人不禁想要品尝一番。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单描绘了春天里的两个场景,但它们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