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
【注释】:
1.暮春:春天的晚期。
2.久雨:连绵不绝的春雨。
3.冥冥:昏暗的样子。
4.独院深:只有一院深深的幽静。
5.已无花落地:地上已经没有落花,指春天过去了。
6.空有:只有。
7.竹藏禽:竹子掩映下的鸟儿。
8.檐溜声:屋檐上滴下的雨水的声音。
9.暴:突然,猛烈。
10.邻僧影亦沈:旁边的僧人也变得很安静了。
11.力耕者:辛勤耕作的人。
12.桑麦:桑树和小麦。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写诗人在春天里看到的景象。诗中通过写景,抒发对农民劳动辛苦和生活艰难的同情。
“暮春久雨作”,点出时间是暮春时节,天气久雨不晴。“积雨向春阴”,“积雨”是指连绵不断地下雨,“春阴”即春天的阴暗天气,这两句说下春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歇的雨,使春天变得阴沉沉的。“向”表示一直如此,强调雨势之大和时间的长久。
三、四句:“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这两句写春雨过后,万物复苏,到处是生机勃勃,但是诗人看到的却是满地落花,而树上却没有鸟鸣,说明春天过去,大地依然一片死寂。这两句诗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五、六句:“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这两句写屋檐上的水珠落下的声音急促,旁边的僧人却显得十分安静。“暴”是急遽的意思,说明屋外的雨势很大,连檐下的滴水声音都变得急促起来。“亦沈”意思是说僧人静静地坐着,好像被雨声吓到了一样,不敢乱动。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烘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这两句是说:谁能想到那些正在田间辛勤耕作的人们,他们对土地最关心,他们的生活最不容易啊!这里的“力耕”就是辛勤耕作,“关心”就是关心土地。诗人通过对农人生活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