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
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
【注释】
湘中:指湖南洞庭湖一带,古称湘水。
渔翁:诗人自指。那会我:你什么时候会来呢?傲兀(wù):高超脱俗的样子。苇边行:在芦苇边行走。
乱世难逸迹:在动乱的世道里难以隐退。乘流:随波逐流。拟:打算、计划。濯缨:洗去冠上的缨带,这里指辞官归隐的意思。
江花红细碎:江边的红花像小碎片一样红红的。沙鸟白分明:沙滩上的鸟儿白色清晰可见。向夕:傍晚时分。题诗处:诗人在这里题诗作记的地方。斑竹声:竹叶随风飘落的声音,也形容风声、雨声等。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湘湖时所作,以抒写自己的情怀为主。全诗四句二十字,每句五言,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前二句“渔翁那会我,傲兀苇边行”点出隐居生活与渔翁生活的相似性,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趣和超然之情。后二句“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写自己身处乱世,难以隐退,只好随波逐流,洗去冠上的缨带,表示决心归隐的决心。
后二句“江花红细碎,沙鸟白分明”描写了诗人在江边赏花观鸟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最后两句“向夕题诗处,春风斑竹声”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之感。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