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门高对鹿门青,往岁经过恨未平。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炉峰已负重回计,华岳终悬未去情。
闻说东周天子圣,会摇金锡却西行。
寄岘山道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篇,咏怀友情与自然之美
- 诗作原文
凤门高对鹿门青,往岁经过恨未平。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炉峰已负重回计,华岳终悬未去情。
闻说东周天子圣,会摇金锡却西行。
- 诗句翻译
- “凤门高对鹿门青”:凤凰门和鹿门山相对,景色秀丽,令人赏心悦目。
- “往岁经过恨未平”:去年曾经路过此地,未能平息心中遗憾。
- “辩鼎上人方话道”:一位名叫辩鼎的僧人正在讲述佛法。
- “卧龙丞相忽追兵”:诸葛亮曾担任丞相,突然有军队追赶他。
- “炉峰已负重回计”:炉峰已经背负重任,准备回到原地。
- “华岳终悬未去情”:华山仍然高悬,但情感尚未释然。
-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岘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诗中运用了“凤门”、“鹿门”、“辩鼎上人”、“卧龙丞相”、“炉峰”、“华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田园的清丽,又有友情的温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作者简介
齐己(约864—937),字得生,潭州益阳(今湖南长沙)人。唐代著名僧人兼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归隐山林,潜心修行。他的诗风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