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烂柯山下旧仙郎,
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
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
人将琪树比甘棠。
诗句释义及赏析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 烂柯山下旧仙郎:描述了徐员外使君的出身和背景,烂柯山是古代传说中的名山,这里暗示了其非凡的出身和地位。
- 列宿来添婺女光:表达了徐员外使君的到来为这个地方增添了光彩。婺女,即婺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 远放歌声分白纻:描述了徐员外使君带来的音乐之美,白纻即白纻丝,一种珍贵的织物,这里指代徐员外使君的才艺与技艺。
- 知传家学与青箱:强调了徐员外使君不仅带来物质上的赠礼,还带来了家族的智慧和学问。青箱可能是指存放书籍的地方,表明了徐员外使君重视教育和传承。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 水朝沧海何时去:通过想象大海的辽阔和深邃,表达了对徐员外使君离开的不舍。沧海,象征广阔无垠。
- 兰在幽林亦自芳:兰花虽然生长在幽静的森林中,却能独自散发出芳香,比喻徐员外使君虽然身处高位,但其品德和才华仍被人们所敬仰。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闻说天台有遗爱:提到天台山,相传这里是老子讲经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 人将琪树比甘棠:用甘棠树比喻徐员外使君,意味着他的恩德如同甘棠一样深入人心,被后人传颂。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刘禹锡
- 唐代诗人: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年),字梦得,籍贯中山(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是中国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政治生涯起伏不定,曾在官场上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监察御史、连州刺史等。
- 政治变革:刘禹锡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改革,曾因支持王叔文的革新派而遭到贬谪。他的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关注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艺术成就:刘禹锡的诗风独特,既有豪放激昂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之处,被誉为“文章宗师”。他的作品中不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情感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徐员外使君的赠礼
- 徐员外使君:指的是一位地位较高的官员或贵族人士。据史料记载,这位徐员外使君在衢州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因此受到了刘禹锡的敬意和感谢。
- 缟纻兼竹书箱:缟是一种白色的丝绸,纻是一种轻薄的织物,竹则代表着质朴和坚韧。这一系列的赠礼不仅体现了徐员外使君的慷慨,也展示了他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是一首表达感激之情的诗歌。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向徐员外使君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文化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首诗不仅是对徐员外使君赠礼的回应,更是对其人格魅力和文化贡献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