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 北都留守将天兵: 这里指的是令狐相公被派往北方边疆镇守。”北都”是指当时的首都长安。”留守”意味着有责任守护京城,而”天兵”则指代朝廷的军队。
- 出入香街宿禁扃: 描述了令狐相公在京城内的活动。”香街”可能指的是繁华的商业街道,而”宿禁扃”意味着在皇宫的门前守卫。
-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 鼙鼓夜闻惊朔雁: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鼙鼓”是古代战鼓,这里用来象征战争或紧张的气氛。”朔雁”指的是来自北方的雁群,常用来比喻远方的使者或信使。
- 旌旗晓动拂参星: 描述清晨的情景。”旌旗”是古代军队的标志,”晓动”表示在清晨时分开始活动。”拂参星”可能是指旗帜在早晨阳光下的影子映照到天空中的星辰上。
-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 孔璋旧檄: 提到”孔璋”,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或典故,与檄文有关。”旧檄”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檄文或命令。
- 叔度新歌: “叔度”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与“新歌”相对,表示新的音乐或诗歌。”处处听”表明这首歌很受欢迎,人们愿意倾听。
-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 夷落: 这里可能指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夷落”通常用于描述偏远或边远的地区。
- 争来屈膝看仪刑: 表达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对令狐相公的尊敬和服从。”屈膝”意味着低头,表示尊重或屈服。”仪刑”可能是指礼仪或典范。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北都留守令狐相公在北方边疆的生活和治理情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通过对战争、音乐、民族关系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和平、文化和民族团结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描写,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