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
初自寒垣衔苜蓿,忽行幽径破莓苔。
寻花缓辔威迟去,带酒垂鞭躞蹀回。
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注释】
“裴相公大学士”:指宰相。“学士”是文官的职称。
“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新唐书·陆贽传》载:“贽与同列李涵、赵惠伯、王仲舒,皆以文章称。”张秘书,指张涉(字子厚)。
“草玄门户少尘埃”:言其门无俗气;
“丞相并州寄马来”:并州在今山西太原一带。
“初自寒垣衔苜蓿”:寒垣,指朝廷;苜蓿,是一种蔬菜,古代常供御用。
“忽行幽径破莓苔”:幽径,指僻静小道;莓苔,指长满青苔的小路边地或岩石上生长的一种植物。
“寻花缓辔威迟去”:寻花,指骑马游览名胜古迹;缓辔,指慢下马缰勒住马匹,以便欣赏美景。
“带酒垂鞭躞蹀回”:带酒,指饮酒;躞蹀,指慢步行走;带,通“戴”;回,指回到。
“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王侯,指达官贵人;词客,指文士。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诗。作者在《新唐书》中为陆贽立了“能持宪而服,刚直无私”的评语。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当时诗人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相国)的高级官员,所以有“草玄门户”“丞相并州寄马来”等语。这首诗是陆贽应裴冕之请写的,他先写了答张涉的谢马诗,后又应其他官员的请求写了不少酬答之作,于是,就命人追作此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自己对张秘书答谢张涉所赠马诗的看法,后四句写自己酬答张涉的答谢诗。
开头两句:“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言自己家门虽贫,但志趣高雅,没有世俗的尘垢之气;丞相兼管并州,把马寄给我。这两句点明题旨。“草玄”,典出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扬雄因作《太玄经》而得名“草玄”。这里借指陆贽的官职和著作《策论》等。“门”,这里指的是陆贽的家。“少尘埃”,是说陆贽的门第虽高,却很清白。“并州”,指并州太原。唐代时,太原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寄马”,指代皇帝赐的御马。
中间两句:“初自寒垣衔苜蓿,忽行幽径破莓苔。”言自从朝廷来到偏僻的地方,忽然到了幽深的小路上。这两句写自己的仕途变化。“寒垣”,指朝廷,即朝廷所在地长安。“苜蓿”是古代西域传入我国的一种蔬菜。这里比喻朝廷的恩泽。“幽径”,指僻静的小道。“莓苔”,指长着青苔的山野小路或岩石。这里比喻隐居生活。
后四句:“寻花缓辔威迟去,带酒垂鞭躞蹀回。”“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言我骑马游赏名胜古迹,心情轻松愉快;带着美酒,慢慢地返回。我不跟那些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来往,知道他们看重的是权势富贵,而我看重的是品德才能。这里写出了自己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寻花缓辔威迟去”,写骑马游赏名胜古迹的情景。“带酒垂鞭躞蹀回”,写归途中悠然自得的样子。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致,既表现了陆贽的傲骨和才华,也体现了他的谦逊和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