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忽成锦,苦志徒食檗。
平地生峰峦,深心有矛戟。
层波一震荡,弱植忽沦溺。
北渚吊灵均,长岑思亭伯。
祸来昧几兆,事去空叹息。
尘累与时深,流年随漏滴。
才能疑木雁,报施迷夷蹠。
楚奏絷钟仪,商歌劳宁戚。
禀生非悬解,对镜方感激。
自从婴网罗,每事问龟策。
王正降雷雨,环玦赐迁斥。
倘伏夷平人,誓将依羽客。
买山构精舍,领徒开讲席。
冀无身外忧,自有闲中益。
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
且欲遗姓名,安能慕竹帛。
长生尚学致,一溉岂虚掷。
芝术资糇粮,烟霞拂巾帻。
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
聊复嗟蜉蝣,何烦哀虺蜴。
青囊既深味,琼葩亦屡摘。
纵无西山资,犹免长戚戚。

【注释】

游桃源一百韵:指《桃花源记》中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巧言忽成锦,苦志徒食檗: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名利的追求。

平地生峰峦,深心有矛戟:形容内心坚定如山,锐利如矛戟。

层波一震荡,弱植忽沦溺:形容世事变化无常,弱者容易受到伤害。

北渚吊灵均,长岑思亭伯:指屈原、宋玉等古代文人骚客。

祸来昧几兆,事去空叹息:形容灾祸降临时人们无法预知,事情结束后只能感叹。

尘累与时深,流年随漏滴:形容人生在世,名利纠缠,时间流逝。

才能疑木雁,报施迷夷蹠:怀疑自己的才能像木雁一样无用,追求名利却迷失在道义之中。

楚奏絷钟仪,商歌劳宁戚:指楚国被秦国占领时,乐师钟仪被俘虏;商人宁戚在齐国为官时,因歌声高亢而被提拔。

禀生非悬解,对镜方感激:指人的命运不能摆脱困境,面对镜子时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自从婴网罗,每事问龟策:比喻自己陷入了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正降雷雨,环玦赐迁斥:指朝廷下令逮捕了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周公),并把他贬谪到了鲁国。

倘伏夷平人,誓将依羽客:倘若能够像孔子一样隐退到民间,那么我愿意效仿他隐居山林。

买山构精舍,领徒开讲席:指孔子为了传授儒学经典而购买山间土地建立讲学场所。

冀无身外忧,自有闲中益:希望不要为外在的事物所困扰,而是在闲暇之余能够有所收获。

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比喻修炼道法的人能够在一天之内领悟到真理,从而消除内心的烦恼。

且欲遗姓名,安能慕竹帛:表示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声。

长生尚学致,一溉岂虚掷:认为追求长生不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是学习知识是值得投入精力的事情。

芝术资糇粮,烟霞拂巾帻:形容道士使用灵芝草作为食物和药物,以及他们身上的烟霞色彩。

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比喻自己如同仙人一样超凡脱俗,可以依靠黄石神的力量行走江湖。

聊复嗟蜉蝣,何烦哀虺蜴:表示自己对于生命的短暂感到无奈,但并不需要过于悲伤。

青囊既深味,琼葩亦屡摘:形容道士们对于道家经典的深刻理解。

纵无西山资,犹免长戚戚:即使没有西山这样的资源,也不必担心生活困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古风诗。全诗通过描绘人生的起伏变化、名利的诱惑以及内心的挣扎等内容,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名利和道德的思考。

诗人通过对“巧言”、“苦志”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对于名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矛盾。这些词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选择和困惑,而且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写平地生峰峦、深心有矛戟等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层波一震荡、弱植忽沦溺等人事的起伏,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认识。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而且也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人还通过对比古今文人骚客的生活态度和命运遭遇,表达了对于名利和道德的反思。他质疑自己的才能是否能够像木雁般有用,追求名利却迷失在道义之中;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楚国被秦国占领时的悲愤之情,以及对商人宁戚被提拔的喜悦之情。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而且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诗人的思想观念。

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在闲暇之余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通过学习知识和修炼道法来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些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认识,而且也展示了他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起伏变化、名利的追求以及内心的挣扎等内容,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名利和道德的思考。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性,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