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柳。
荀谢年何少,韦平望已久。
种松夹石道,纡组临沙阜。
目览帝王州,心存股肱守。
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
晋宋齐梁都,千山万江口。
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
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
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
自古称佳丽,非贤谁奄有。
八元邦族盛,万石门风厚。
天柱揭东溟,文星照北斗。
高亭一骋望,举酒共为寿。
因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
禁中晨夜直,江左东西偶。
将手握兵符,儒腰盘贵绶。
颁条风有自,立事言无苟。
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
用材当构厦,知道宁窥牖。
谁谓青云高,鹏飞终背负。
我们需要逐句理解古诗的内容。这首诗是李翱的《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并浙东元相公所和依本韵》。
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柳。——诗人告别温室中的树木,看到武昌的柳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荀谢年何少,韦平望已久。——荀、谢指古代贤人,他们年轻有为,而韦平则已经闻名很久。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贤人的敬佩。
种松夹石道,纡组临沙阜。——种松夹石道,纡组临沙阜。种松意味着诗人在山上种植松树,纡组则是官员的一种身份象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目览帝王州,心存股肱守。——目览帝王州,心存股肱守。目览意味着远观,心存则意味着内心有坚定的信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叶动是指树叶被风吹动,彩翰则是指五彩斑斓的旗帜。这两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晋宋齐梁都,千山万江口。——晋、宋、齐、梁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朝代,千山万江口则形容江山壮丽。这两句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烟散是指烟雾散去,隋宫则是指隋朝的皇宫。这两句描述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衰。
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太伯指的是周太王的儿子,他隐居在吴地,后来建立了吴国,因此这里用太伯来象征吴地的风俗和传统。衣冠永嘉后则是指永嘉年间的衣冠文化传承至今。这两句赞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江长天作限则形容江河的广阔和深远,山固壤无朽则表示山峦的坚固和不朽。这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自古称佳丽,非贤谁奄有。——自古称佳丽,非贤谁奄有。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美丽的景色,只有贤者才能拥有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贤者的敬仰。
八元邦族盛,万石门风厚。——八元邦族盛,万石门风厚。八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爵制度,邦族则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万石门风厚则表示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深厚。这两句赞美了国家的繁荣和文化传统。
天柱揭东溟,文星照北斗。——天柱揭东溟,文星照北斗。天柱则是指天上的柱子,东溟和北斗则分别指东方的天空和北斗星。这两句描绘了宇宙的壮丽景象和北斗七星的明亮光芒。
高亭一骋望,举酒共为寿。——高亭一骋望,举酒共为寿。高亭则是指高高的亭子,骋望则是指远眺。举酒共为寿则表示在这里一起举杯祝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和美好祝愿。
因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因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因赋咏怀诗则表示写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则表示将咏怀诗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禁中晨夜直,江左东西偶。——禁中晨夜直,江左东西偶。禁中则是指皇宫之内,晨夜直则表示日夜坚守岗位。江左则是指长江下游地区。东西偶则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情景。
将手握兵符,儒腰盘贵绶。——将手握兵符,儒腰盘贵绶。将手握兵符则表示掌管军队的权力,儒腰盘贵绶则表示担任高官显职。这两句赞美了诗人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颁条风有自,立事言无苟。——颁条风有自,立事言无苟。颁条则是指颁布法令,风有自则表示这些法令是有根据的,立事言无苟则表示立事要讲究原则和真诚。这两句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和诚信的重要性。
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农野则是指农村田园,让耕则表示农民愿意放弃耕作权,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军人则是指士兵,不使酒则表示士兵不会沉溺于酒色。这两句赞美了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军人的忠诚勇敢精神。
用材当构厦,知道宁窥牖。——用材当构厦,知道宁窥牖。用材则是指使用合适的材料建造房屋,构厦则表示建造高楼大厦;知道则是指明白道理,宁窥牖则表示即使看不到整个窗户,也能看到其中的道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建筑艺术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鹏飞终背负。——谁谓青云高,鹏飞终背负。谁谓则是指谁说,青云则是指高高的云端,高耸入云的山峰;鹏飞则是指大鹏鸟,终背负则表示大鹏鸟虽然展翅高飞,但最终还是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前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