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柹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视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

“始至”表示诗人刚到达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是指诗人在云安时与两位官员相交往;“近曾远守故有属焉”是指这两位官员过去曾在远处担任过官职,现在又回到云安来处理政事。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天外巴子国”是指四川东部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重庆奉节县一带;“山头白帝城”是指位于今重庆奉节县城南的白帝山,山上有一座白帝庙。

波清蜀柹尽,云散楚台倾。

“波清”是指水流清澈;“蜀柹”是指长江上的船闸;“楚台”是指湖北境内的长江边。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迅濑”指水流迅猛的溪流;“哮吼”是指水声轰鸣;“两岸势争衡”是指两岸地势高耸,相互竞争。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阴风鬼神过”是指阴风吹过时,鬼和神都经过这里;“暴雨蛟龙生”是指暴雨来临,大江中的蛟龙也出现了。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峡”是指峡谷;“断”是指断裂;“孤邑”是指孤立无援的城堡;“飞甍”是指古代建筑屋脊上装饰的飞檐。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蛮军”是指当地的少数民族军队;“击严鼓”是指敲击着战鼓;“笮马”是指用绳索将马系住;“双旌”是指两匹马并排拉着车前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阙”是指宫殿的楼观;“遥拜舞”是指向皇帝献上歌舞表演;“分庭备将迎”是指分别站在庭院两边,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铜符”是指古代的一种信物;“一以合”是指一种方式;“文墨纷来萦”是指文书信件纷纷送来。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暮色四山起”是指傍晚时分,四周的山峰开始被暮色笼罩;“愁猿数处声”是指几只悲鸣的猿猴在四处哀叫。

重关群吏散,静视寒灯明。

“重关”是指多重门禁;“群吏散”是指众多官吏已经离去;“静视寒灯明”是指静静地看着明亮的灯火。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故人”是指老朋友;“青霞意”是指青白色的云彩的意思;“飞舞集蓬瀛”是指像凤凰一样在空中飞舞,聚集在蓬莱、瀛洲等地。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昔曾”是指曾经;“池籞”是指池塘边的荷叶;“鱼鸟情”是指鱼儿和鸟儿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