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注释:
- 博山炯炯吐香雾:博山,指古代的香炉或者灯台,炯炯表示光亮闪烁。吐出香气的烟雾,形容香气弥漫。
- 红烛引至更衣处:点上红烛,引导到更换衣服的地方。
-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夜晚多么漫长啊,连邻居的鸡都没有叫。寒雁经过,暗示时间已晚。
- 庭前雪压松桂丛:庭院前堆满了雪,压得松树和桂树都弯腰。
- 廊下点点悬纱笼:走廊下挂着一串串纱质的笼子,可能是用来挂衣物或装饰用的。
- 满堂醉客争笑语:整个房间都是喝醉了的人,他们互相开着玩笑,笑声不断。
- 嘈囋琵琶青幕中:嘈杂的琵琶声在青色的幕布后面回荡。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更衣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如“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浪漫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雪压松桂丛”、“悬纱笼”,以及人物活动的描述,如“醉客笑语”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此外,诗中的意境悠远、情感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