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官道。

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

郡斋北轩卷罗幕,碧池逶迤绕画阁。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

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注释与赏析:

  • “报白君”: 诗的开头直接称呼对方为“白君”,显示了对对方的尊敬和期待回应。
  • “别来已渡江南春”: 表示自从离别以来,已经过了一个充满江南春天气息的季节。
  • “江南春色何处好”: 询问或者表达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 “燕子双飞故官道”: 用燕子双飞的景致,比喻旧时的官道,暗示着往昔的繁华。
  • “三百七十桥”: 描述春城(指杭州)中桥梁众多,数量达到三百七十座之多。
  • “夹岸朱楼隔柳条”: 描绘了春天里,桥梁两侧高楼耸立,柳树成荫的景色。
  • “丫头小儿荡画桨”: 描绘了小孩子们在江边玩耍的情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 “长袂女郎簪翠翘”: 描述了长袖飘飘的美女们,她们头戴翠翘,美丽动人。
  • “郡斋北轩卷罗幕”: 描述了一个官员的住所,北轩内收起了帷帐。
  • “碧池逶迤绕画阁”: 描述了清澈的池塘曲折蜿蜒,围绕着精美的画阁。
  • “吴娃足情言语黠”: 提及吴地的美人,她们言辞机智、情感丰富。
  • “越客有酒巾冠斜”: 提到了来自远方的客人,他们饮酒时戴着斜戴的头巾,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一面。
  • “坐中皆言白太守”: 表明所有在座的人都在谈论着这位太守的故事或成就。
  • “不负风光向杯酒”: 表达了对太守的赞赏,认为他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景色和时光。
  • “酒酣襞笺飞逸韵”: 描述了饮酒至酣畅之时,大家纷纷展开信笺,写下飘逸的诗文。
  • “至今传在人人口”: 强调这首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之作。
  •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诗人以嵩山之云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虽远在天边却依旧心系故人。
  • “其奈钱塘苏小小”: 提及了杭州的钱塘江畔有一位名叫苏小小的女子,她的美貌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佳人。

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唐代杭州的美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