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
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
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
下面是对《鹤叹二首》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并附上赏析:
- 第一首:
- 寂寞一双鹤:孤独地站立着一对鹤。
- 主人在西京:这里的“西京”指唐代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 故巢吴苑树:故居曾是吴国(今江苏一带)的苑囿,现在的树上留有过去的痕迹。
- 深院洛阳城:深院指的是古代天子居住的地方,洛阳城是古都之一。
- 徐引竹间步:慢慢地走在竹林间,步履轻盈。
- 远含云外情:远处的景色如同云朵一般飘渺而富有诗意。
- 谁怜好风月:谁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 邻舍夜吹笙:邻居家晚上吹奏笙乐。
- 第二首:
- 丹顶宜承日:丹顶指的是鹤的头顶有红色,适合在阳光下照耀。
- 霜翎不染泥:霜翎是指鹤的羽毛像霜一样洁白,不会被泥土污染。
- 爱池能久立:喜欢在水池边长时间站立。
- 看月未成栖:尚未能在月光下安家落户。
- 一院春草长:院子里的春草长得很长。
- 三山归路迷:三座山峰的道路迷失了方向。
- 主人朝谒早:主人早晨就去朝拜皇帝。
- 贪养汝南鸡:因为喜好饲养小鸡而得名“汝南鸡”。
- 翻译:
- 寂寞一双鹤:一只孤单的鹤。
- 主人在西京:主人居住在长安。
- 故巢吴苑树:以前在吴国的园林里留下过遗迹。
- 深院洛阳城:位于洛阳城的深宅大院。
- 徐引竹间步:慢慢地在竹林中行走。
- 远含云外情:远处的景色如同云彩一般美丽。
- 谁怜好风月:谁会怜惜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 邻舍夜吹笙:邻居家的夜晚吹奏笙乐。
- 丹顶宜承日:丹顶鸟适合在阳光下飞翔。
- 霜翎不染泥:霜色的羽毛不沾泥土。
- 爱池能久立:喜欢在池塘边长久地停留。
- 看月未成栖:还没有在月光下筑巢。
- 一院春草长:庭院里的春草已经长得很长。
- 三山归路迷:三座山峰的道路变得难以辨认。
- 主人朝谒早:主人早晨就去朝拜皇帝。
- 贪养汝南鸡:因为喜爱饲养小鸡而得名“汝南鸡”。
- 赏析:
- 意境优美: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 象征寓意:鹤作为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于清高品质的追求。
- 情感深沉:虽然诗中描写的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其中蕴含了诗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
- 艺术手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鹤以情感和生命,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刘禹锡的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诗歌创作才能,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