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
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
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
文章虽不朽,精魂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
悽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诗句:

  •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继。
  • 今岁十一月仆射疾不起,闻予已承讣书寝门长恸。
  • 后日有使者两辈持书并诗计,其日时已是卧疾手笔盈幅翰墨尚新律词一篇,音韵弥切收泪握管以成报章。
  • 虽广陵之弦于今绝矣而盖泉之感犹庶闻焉。
  • 焚之穗帐之前附于旧编之末。

译文:

  • 令狐仆射和我向来关系深厚,即使山川阻隔也无法阻止我们的音信频繁地传递。
  • 今年十一月,仆射突然生病不能起床,我听到这个消息已经悲痛欲绝,在寝门痛哭了很长时间。
  • 后来有一天,有两个使者拿着书信和诗歌来,他们告诉我仆射已经去世的消息,我立刻泪如雨下,握着笔写下了哀悼的文稿。
  • 虽然现在广陵的琴声已经消失,但是我们对仆射的怀念之情还依然存在,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听到他的琴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令狐仆射的一封家书。杜甫和令狐仆射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曾在四川成都相识,并共同生活了一段时期。然而,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他们的友谊未能持久。这首诗就是杜甫对令狐仆射的追忆和悼念。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杜甫和令狐仆射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频繁的交流。尽管山川阻隔无法阻止他们的音信往来,但仆射的去世却让杜甫感到无比悲痛。

第五、六两句写到了杜甫得知仆射去世的消息后的反应。他立刻在寝门大哭,表达了他对仆射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七、八两句描述了杜甫收到仆射的书信和诗歌的场景。他立刻写下了哀悼的文稿,表达了他对仆射的思念之情。

第九、十句是对仆射的追忆和悼念。杜甫感叹现在广陵的琴声已经消失,但是人们对仆射的怀念之情仍然存在。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听到仆射的琴声,以此寄托他对仆射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仆射的追忆和悼念,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友情和对逝去朋友的无尽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