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注释】1.鸿鹄:指大雁。2.翻飞入帝乡:比喻科举应试中举进入仕途。3.集银树:聚集于银色树木,即月亮。4.暝宿下金塘:傍晚住宿在金色的池塘边。5.日门、风烟夜路长:指路途遥远。6.自怜:自我怜悯。7.穷浦:偏僻的水浅滩。8.阳:这里指太阳。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李秀才赴考时的景象和心情;后半部分写李秀才去远,诗人独自感叹。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前一句是说鸿鹄振翅高飞直上云霄,后一句是说它翻飞进入帝王居住的地方。“翻飞”二字用得很传神,写出了鸿鹄展翼高飞的雄姿。这两句既写了鸿鹄,又暗示了人的命运与鸿鹄有类似之处,都追求着一个更高的境界。“翻飞入帝乡”,暗喻了李秀才赴考中举,进入了官场。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早晨鸣叫,聚集在白银似的树上,夜晚宿营在金色的池塘边。这两句既写了李秀才的形象特点,又暗示了他赴考的目的地和所要面对的艰难。“银树”暗喻考场。“金塘”,指考试地点或考试之地。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前一句意思是说,天上的太阳和月亮都很近,暗示着时间不早,李秀才应当赶紧出发。后一句意思是说,旅途漫长,天色昏暗,暗示着李秀才的行程将充满艰险。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自怜”句是说自己感到可怜,因为自己像一只穷水边上的雁一样,一年年地随着夕阳而消逝,没有希望。“不随阳”句是说李秀才不能随同别人一起高飞,而只能孤零零地飞向远方。这两句既是对李秀才的一种安慰,又是对他一种鞭策。

这首诗以鸿鹄比喻李秀才,借鸿鹄振翮翻飞、鸣集银树、宿下金塘等自然现象来表现他赴考的情景和心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