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
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
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
【注释】
送人登第东归:送朋友赴京考中,然后回家。
学古既到古:学习古文已经到了古代。
反求鉴者难:反过来寻求镜子的制作方法很困难。
见诗未识君:读了诗歌还不认识你。
疑生建安前:怀疑你是建安时期的人。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海边难道没有我的故乡吗,终究难以回到故乡(指京城)。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命运决定一切,世事艰难复杂。
我皇追古风:我皇上追寻古代的风气。
文柄付大贤: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贤能的人。
此时如为君: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你当官就好了。
果在甲科间:果然能在科举考试中得中(进士)。
晚达多早贵:晚一点发达往往早早就富贵了。
举世咸为然:全世界的人都这样说。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一个晚上脸面变得年轻多了,即使有病也会感到安心。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心情愉快不想玩乐,花儿盛开仆从在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返回家乡的时候不要耽搁时间,约定回来后到田园去。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家乡的酒酿熟了,橘子树结满了果实。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你肯不忘记长安夜晚谈论诗文时寒冷的景象。
【赏析】
这首送别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诗人王维与友人同游洛阳时所作。当时诗人年已五十岁,友人即将应试,临别之际赠诗相勉。
首联说“学古既到古”,意谓学古文而到了古代。这是说自己学习古文已经学到了古代,再向古人求教就更加困难了。
颔联说见了你的诗句,还没有认识你是谁,怀疑是你生活在建安时期。这里说“未见君”是因为“见君恨不长”(《辋川集》卷二),意思是想见而见不到,所以觉得遗憾,这两句是说,见到你的诗还没有认出你来,你究竟是谁?
颈联写你住在海畔,但海畔没有你的故乡,你最终也难回到故乡(京城)。
尾联写虽然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但世事是艰难的。我皇上追念古时的风气,把治理国家的权柄委托给贤能的人。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给我一个当官的机会就好了,如果我能够给你当官那就更好了。如果这个时候给你做官当然是最好的了。然而,你年纪大了,所以希望你能够尽快得到官职。你年纪大了,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尽快地得到官职。
末联写你不要耽误时间,回去后不要在路上耽搁,约定回来后到田园去。家乡的酒酿熟了,橘子树上结满了果实。你还记得我们长安之夜谈论诗文的情景吗?那时天气寒冷得很,就像风雪天一样。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