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首先在解答时要把握如下内容:

(1)诗歌形象。

(2)诗歌表达技巧。

(3)诗歌的思想情感。

(4)诗歌的语言。

【答案】

诗句:晚秋时节,我客居洛阳城西的旅店中,遥望洛水两岸沙洲上的柳树,近处水边人家,景色十分宜人。霜浓了庭前的树叶,悲切地为远行的人送别;傍晚时看到宫城里落日余晖里飞过寒鸦。

译文:清波荡漾的洛水横贯两岸,沙洲岸边的景色分外宜人。隋朝古道旁的铜驼杨柳,石氏荒原上的金谷桃花。庭前落叶萧瑟凄冷,令人感伤的是游子远行在外。夕阳斜照宫城映照出一派苍凉,暮鸦飞过寒光中的皇宫。未成归计关河阻隔,只能遥遥望着乡路。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借景抒情,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首句“清洛平分两岸沙”,点明地点,交代了时间是秋天;第二句写洛水两岸景色宜人,突出了“清”;第三句写岸边的景色分外美丽。第四句写“隋朝古道”之柳、“石氏荒原”之花。“古陌”“荒原”写出了历史的沧桑;“隋”“石”写出了地域的变迁;“柳”“花”写出了自然的变化。这些景物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但却与历史、现实有关,这就使眼前的景物更具有历史感、时代感、时空感。

五、六句写“庭叶霜浓悲远客”,“霜浓”指天色已晚,“庭叶”即庭院中的落叶,“悲远客”既指自己远客他乡,又指其他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北人,诗人以落叶自比,暗喻自己漂泊异域、远离家乡的身世遭遇。这两句是说,天色已晚,庭院中落叶纷纷,为远行的人送别,表现出游子悲苦的心情。

最后两句“宫城日晚度寒鸦”,写宫城的景色,以及游子在宫城附近的情景。黄昏时分,宫城上空飞来一群乌鸦,诗人由“寒鸦”联想起历史上的陈后主,感叹国家的命运,抒发了亡国之君的哀痛之情。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有虚写,虚实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情融为一体,融情于景,情景相生,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