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
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宿题金山寺》

一、注释:

  1. 一点青山翠色危:形容山的颜色,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
  2. 云岩不掩与星期:意指山峰之上云雾缭绕,仿佛遮掩着天空,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3. 海门烟树潮归后:描绘海边的景象,烟雾弥漫的树木在潮水退去后变得清晰可见。
  4. 江面山楼月照时:描写江面上的山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5. 独鹤唳空秋露下:描述一只孤独的鹤在秋天的清晨独自鸣叫。
  6. 高僧入定夜猿知:描绘一位高僧在夜晚静坐修行,周围的猿猴也能感受到他的宁静。
  7. 萧疏水木清钟梵:形容寺庙周围环境清幽,钟声悠扬。
  8. 颢气寒光动石池:描绘石头池子在颢气(一种清新而寒冷的气息)的影响下显得更加明亮。

二、译文:

  1. 青山上一抹翠绿令人生畏,云遮雾绕的山峰如同隐藏了天空。
  2. 潮水退去后海门的烟树变得清晰,江面上山楼映衬着月亮更显娇媚。
  3. 孤鹤在清晨独自鸣叫,秋日的露珠轻轻落下。
  4. 高僧在深夜入定,周围的猿猴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宁静。
  5. 寺庙周围的水木和钟声交织成一片宁静的画面。
  6.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而寒冷的气息,使得石头池子更加明亮。

三、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首联通过“青山”和“云岩”两个关键词展现了寺庙所在的自然环境之美,给人以深远的意境。颔联通过“海门烟树潮归后”和“江面山楼月照时”两个画面,描绘出寺庙在自然美景中的独特地位。颈联“独鹤唳空”和“高僧入定”两个意象,分别表达了大自然中的孤独和寂静以及人类生活中的禅意。尾联通过“萧疏水木清钟梵”和“颢气寒光动石池”两个画面,再次强调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和庄严。整首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金山寺之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