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汶阳客舍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注释:
- 汶阳客舍:指客居在汶阳县的住所。
- 年光自感益蹉跎:时光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自己感到更觉得虚度了光阴。
- 岐路东西竟若何:歧路上的西东方向到底该如何走。
- 窗外雨来山色近:窗外的雨点打在山上,使得山的颜色更加接近眼前。
- 海边秋至雁声多:海边到了秋天,大雁的叫声很多。
- 思乡每读登楼赋:每到想念家乡的时候,就常常读《登楼赋》。
- 对月空吟叩角歌:对着月亮吟唱《叩角歌》。
- 迢遰旧山伊水畔:遥远的故乡在伊水边。
- 破斋荒径闭烟萝:破旧的书房和荒芜的小径都被烟雾覆盖。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客居汶阳时所作。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汶阳客舍的环境及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联“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感叹岁月蹉跎的情怀。诗人站在客舍窗前,看着外面的世界,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感慨。
颔联“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雨滴敲打着山石,使得山的颜色变得更加接近眼前;海边的秋风吹起,大雁的鸣叫声此起彼伏,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
颈联“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则是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诗人都会想起家乡的美景,于是便常常翻开《登楼赋》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当月光洒满大地时,诗人又会对着月亮吟唱起那首古老的《叩角歌》,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则是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站在汶阳客舍的窗前,望着远方的故乡,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在昨日;而他也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努力前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诗人在汶阳客舍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