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汶阳客舍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注释:

  1. 汶阳客舍:指客居在汶阳县的住所。
  2. 年光自感益蹉跎:时光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自己感到更觉得虚度了光阴。
  3. 岐路东西竟若何:歧路上的西东方向到底该如何走。
  4. 窗外雨来山色近:窗外的雨点打在山上,使得山的颜色更加接近眼前。
  5. 海边秋至雁声多:海边到了秋天,大雁的叫声很多。
  6. 思乡每读登楼赋:每到想念家乡的时候,就常常读《登楼赋》。
  7. 对月空吟叩角歌:对着月亮吟唱《叩角歌》。
  8. 迢遰旧山伊水畔:遥远的故乡在伊水边。
  9. 破斋荒径闭烟萝:破旧的书房和荒芜的小径都被烟雾覆盖。
    赏析:
    此诗是诗人客居汶阳时所作。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汶阳客舍的环境及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联“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感叹岁月蹉跎的情怀。诗人站在客舍窗前,看着外面的世界,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感慨。
    颔联“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雨滴敲打着山石,使得山的颜色变得更加接近眼前;海边的秋风吹起,大雁的鸣叫声此起彼伏,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
    颈联“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则是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诗人都会想起家乡的美景,于是便常常翻开《登楼赋》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当月光洒满大地时,诗人又会对着月亮吟唱起那首古老的《叩角歌》,表达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迢遰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则是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站在汶阳客舍的窗前,望着远方的故乡,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就在昨日;而他也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地努力前行。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诗人在汶阳客舍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