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经时益苦吟,洞庭犹忆在前林。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
因君话旧起愁思,隔水数声何处砧。
【注释】
和友人忆洞庭旧居:和:同“贺”,祝愿;君:朋友。
经时:经过很长时间。益(yì):更加,更甚。吟:指吟诗作对。
洞庭:指洞庭湖。在前林:犹在林中、犹在眼前。
青山残月有归梦:青山:指洞庭湖的山,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残月:夜深时分的月亮。
碧落片云生远心:碧落,指青天;片云:片状的云彩。
溪路烟开江月出:江边的道路,因雾气蒸腾而显得朦胧,好像烟雾散尽后露出江面明亮的月光。
草堂门掩海涛深:草堂,指作者的住所;海涛,指海浪声。
数声:指断断续续的歌声。砧(zhēn),古代捣衣石。古人常于砧上敲击以助洗衣,故称砧为杵臼。此处泛指捣衣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相聚时所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首联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客居他乡时的苦闷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的无限怀念。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颔联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残月高悬,青山倒影在水中摇曳;碧空万里,白云飘荡在远方。这一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色写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颈联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江边的夜景。烟波浩渺,月色朦胧;草堂深处,海涛阵阵。这一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有实景又有虚景,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为生动丰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回忆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虽然相隔遥远,但彼此的心灵却紧紧相连。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不禁感叹道:“隔水数声何处砧”。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