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
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
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曾谪居此州”,要求学生理解并翻译诗句,然后分析内容,最后进行赏析。
首句“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诗人在岳阳楼上遥望江上景色,触景生情,不禁感慨万端:为什么自己会沦落至此地?正当他陷入沉思时,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暮色苍茫中,帆影点点归来;寒雨霏霏之中,巴丘山上落叶纷飞。这两句是说作者被贬至岳州后,与友人相遇,同在楚水之间,共赏秋色。
颔联“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诗人眺望洞庭湖中的景色,想到远谪异乡的友人,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暮帆”指的是傍晚的船帆,“寒雨”指潇湘一带秋季特有的细雨,“巴丘”就是洞庭湖南岸的一个山丘,这里用“寒雨对巴丘”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颈联“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诗人遥想当年楚王祭祀屈原的故事,想到屈原在汨罗江边投江自尽,而他的忠魂却永远留在了人间,为后人敬仰。而如今,诗人自己却被放逐于此,不禁悲从中来。“帝子椒浆奠”指的是楚王祭祀屈原的故事,屈原死后,楚人十分悲痛,以椒浆洒地以祭奠之。“木叶愁”指的是诗人看到秋天的落叶,想到了屈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
尾联“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诗人在岳阳楼上遥望远方,想到了自己的远谪异乡,不禁心生怜悯之情。“惟怜”二字,表明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无奈和辛酸。而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己与友人相隔万里,无法相见。
【答案】
①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 ②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③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④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译文:
为何我来到长沙被贬官?在这楚水的秋日里我们相逢。
傍晚的船帆回到了夏口,萧瑟的风雨正在巴丘山上飘动。
楚灵王为了纪念忠诚的大臣屈原因把香灰撒到水中,屈原投江殉职。
只有那楚人的忠魂永存,他们思念着你啊!
只有那遥远的故乡,你在它上空徘徊哀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何事长沙谪,相逢楚水秋”是说:为何我来到长沙被贬官?在这楚水的秋日里我们相逢。“何事”是说为什么,“长沙”是当时的州郡名,也是诗人被贬的地方。“谪”即贬官,在这里表示因罪被降职或免职。“谪居”则是指贬谪居住在某地。这句是说,自己被贬官到长沙,在秋风萧瑟中,与朋友在洞庭湖的边上相聚。
第二句“暮帆归夏口,寒雨对巴丘”,意思是:傍晚的船帆回到了夏口,萧瑟的风雨正在巴丘山上飘动。“暮帆归夏口”点出了地点是在“夏口”,这是长江入汉口处的一段地方。而“对巴丘”,则是说在巴陵郡一带的丘陵之上。这里的“巴丘”指的是洞庭湖东边的一个小土丘。这一句的意思是:傍晚的时候船帆返回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寒风细雨正落在巴丘(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上。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岳阳楼上所见到的自然景色。
第三句“帝子椒浆奠,骚人木叶愁”,意思是:楚王为了纪念忠诚的大臣屈原因把香灰撒到水中,屈原投江殉职。“帝子”即楚王自称,“椒浆”是祭祀用的香酒,这里指楚王用来祭祀屈原的香酒。“骚人”是屈原的自称,“木叶”是指树上的叶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楚王为了纪念屈原而祭祀他用香酒。屈原投江殉职。“骚人木叶愁”是说屈原投江殉职之后,楚人也深深地思念他。
第四句“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是说:只有那遥远的故乡,你在它上空徘徊哀叹。“惟怜”是怜惜的意思,“万里外”是说自己被贬在外的家乡遥远的地方。“离别洞庭头”,指在洞庭湖上告别。这句的意思是:只有那遥远的故乡,你在它上空徘徊哀叹(因为不能回去)。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已不可考究,但从内容上看是作者在被贬岳州以后所作。诗中既写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惆怅之感,也表现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