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注释】安州:今陕西西安。浐水:渭河支流,流经西安。秦川:指关中平原。借问:询问。朝天处:指朝拜长安的路途。犹:还,仍旧。映沙:水面反射出阳光。晴漾漾:形容水面波光闪烁。出涧:从山涧流出去。夜溅溅:指夜晚水声。欲寄西归恨:想托付给流水带回去。微波不可传:微风轻拂,波纹荡漾,却无法传述我的愁绪。
【赏析】诗人在安州(今陕西西安一带)道中,经过浐水。浐水两岸风光旖旎,令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想到自己要回到故土,不禁生起离愁别绪,于是写下了这首《安州道中经浐水有怀》。
诗的前四句写景。“征途逢浐水”,是说作者正在安州的途中,忽然看见浐水,不禁想起故乡。“忽似到秦川”,是说浐水一来,就仿佛到了关中平原。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家乡、对长安的深切思念之情。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意思是问:“经过灞上朝天桥时,还是看到夕阳在西边?”灞上,指灞桥(在今西安市东),古代送别之地,为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这里用灞桥作代称,既点明地点,又渲染了旅途的艰难。
“映沙晴漾漾”五句,描写灞水景色,并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映沙”,指灞水的倒影映在水中;“洒地”指水中倒影洒在地上。“晴漾漾”形容水光闪烁;“夜溅溅”,则写水声如溅珠般发出的声音。这五句描绘了一幅灞桥春晓图,表达了作者在长安客居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末二句写思情。前一句是虚写,后一句是实写。前一句说:“真想托付给流水将我那满腔的思乡之恨捎回故乡啊!”后一句则是说:“但是,我那飘荡不定的游子之心,却像微波一样不能传达我的哀怨。”全诗以灞桥为背景,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的孤寂、惆怅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此诗意境高远,语言质朴清新,风格自然流畅,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