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
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注释】

  1. 马秀才:指马植。植字子乔。
  2. 楚客:指楚国的客人,这里借指马植。
  3. 剑共丹诚在:剑是比喻,指忠诚之心;丹诚即赤诚之心。
  4. 书随白发归:书即书信,白发表示年老,意指书信随着年老而回到故地。
  5. 经乱静:经过战乱之后平静下来。
  6. 后进识君稀:后进,后来的人。识君,了解您。稀表示稀少。
  7. 相如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这两篇赋作都是描写帝王游乐之事。
  8. 礼闱: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马植的诗。马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因战乱流离失所,来到京洛(今河南洛阳)。诗人对这位老朋友既感慨又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联“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是说自从成为楚地的客居者,就再也没有扫除过楚国的门户了。这里的楚客,指的是马植。荆扉,是指楚国人住的地方,也泛指故乡。诗人用“不复”一词,表达了自己与马植分别后的无奈和遗憾。

颔联“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则是说马植虽然已经老了,但是他的忠诚之心依然存在,他的书信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回到了故乡。这里的“丹诚”,是指赤诚之心,也就是马植的忠诚之意。而“书随白发归”则是指书信已经被磨损得无法辨认,只能凭借白发来分辨它是否属于马植了。

颈联“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则是说经过战乱之后,家乡变得宁静了,可是后来的人却很少能够了解并记住您了。这里的“识君”是指认识并记住马植的意思。而“稀”则是指稀少的意思,表示现在能够记得马植的人很少很少。

尾联“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则是说空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华,可是却没有人推荐你去参加科举考试啊。这是诗人对马植的一种鼓励和安慰。司马相如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就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而这里的“礼闱”是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科举考试的考场。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植的遭遇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的作品,通过对马植的描绘,传达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