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 悠然倚孤棹:诗人以“悠然”形容自己倚靠在孤零零的船边,显得自在而又不羁。这里的“孤棹”,指的是诗人独自乘舟而行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却忆卧中林:诗人在船中独处时,回想起自己曾经居住过的树林,这里的“卧中林”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留恋。这种怀念之情,可能源自他对自然的深厚感情或是对过去生活的不舍。
- 江草将归远:描述了江边的草随着船只的远去而逐渐消失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将归远”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流逝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湘山独往深:湘山,通常指湖南的一座山峰,诗人独自一人走向远方的湘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独往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白云留不住:白云象征着飘渺不定的事物,诗人感叹白云无法挽留自己的身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渌水去无心:渌水,清澈的水,诗人形容渌水带走了自己的心情,不再有先前的心境。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从最初的宁静到现在的动荡不安。
- 衡岳千峰乱:衡岳是南岳衡山的别称,这里用“千峰乱”来形容衡山的险峻和壮观。诗人通过对衡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叹。
- 禅房何处寻:禅房,通常指寺庙中的僧舍或修行场所。这里的“何处寻”暗示了诗人在寻找心灵的归宿和平静之地。这种追寻可能源于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迷茫,他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并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刘长卿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