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注释: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将要前往岭外,在萧寺的远公院题写诗。 竹房遥闭:竹林中的小舍远远地关闭着。 上方幽:上方的幽深之处。 苔径苍苍:苔藓满径,显得幽静深远。访昔游:寻访往昔的游踪。 内史旧山空日暮:内史的旧山,空荡而无人烟,日落时分。南朝古木向人秋:南朝的古树向着人倾斜、摇动,仿佛是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天香月色同僧室:天空中飘散出的花香,与月光一起洒满了僧房。 叶落猿啼傍客舟:树叶纷纷落下,猿猴在岸边啼叫,陪伴着客船。 播迁明主意:播迁,迁移。明朝的意图。 白云何事欲相留:白云为什么要挽留我们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即将离开岭外并留宿于萧寺远公院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萧寺远公院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首句“竹房遥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萧寺远公院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为后面的描述打下了基础。次句“苔径苍苍访昔游”,则进一步描绘了萧寺远公院内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诗人通过探访过去的游踪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第三句“内史旧山空日暮”,“内史”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陶渊明,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隐居生活。“旧山空日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然而,随着诗人即将离去,这种满足感也变得愈发强烈。

第四句“南朝古木向人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萧寺远公院周围的自然景观。“南朝古木”指的是历史上曾经繁荣一时的南方王朝,这里的自然景观充满了历史沧桑之感。“向人秋”则表达了这些古树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和岁月的流逝。

接下来五句“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萧寺远公院内外的自然景色和氛围。“天香月色”形容夜空中飘散出的花香和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叶落猿啼傍客舟”则通过描绘落叶和猿猴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最后一句“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即将离开岭外并播迁他地的决心。“播迁明主意”表示诗人即将离开岭南地区,前往其他地方发展自己的事业。“白云何事欲相留”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情绪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萧寺远公院内外的自然景色和氛围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