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注】

斑竹:湘妃竹,传说舜帝死于苍梧,二妃娥皇、女英奔至湘水,泪滴于竹上成斑。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

千载后:一千年后。

湘沅:即湘江,发源于湖南永州境内的五岭山脉。

枝枝满泪痕:湘妃竹上的泪痕。

赏析:

首句“苍梧千载后”,点明湘妃竹生长的地方,也暗示了时间之久远。苍梧山是潇湘一带的名胜,相传舜帝南巡至此而葬,娥皇、女英二妃悲恸不已,遂投湘江而死,她们的眼泪滴在竹子上,变成了斑竹,故又名湘妃竹。次句“斑竹对湘沅”,以湘妃竹为题,直接点出湘妃竹的特征。湘妃竹长在湘江两岸,其形与斑竹相似,因此得此雅号。三句“欲识湘妃怨”,表明诗人想要通过湘妃竹来了解湘妃的幽怨。湘妃竹因湘妃的泪水滴落而成,所以象征着湘妃的哀怨和相思之情,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湘妃的形象和情感传达出来。四句“枝枝满泪痕”,进一步描绘了湘妃竹上的泪痕,表现了湘妃对舜帝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欲识湘妃怨”,既回应了前句的“欲识湘妃怨”,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湘妃幽怨的情感共鸣,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这首诗以湘妃竹为引子,通过对湘妃竹的描绘,展现了湘妃对舜帝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湘妃幽怨的共鸣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