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注释】:
王事:指军务。
芳年:美好的年华。
瓜步:地名,在今江苏六合县西南长江边。
方:刚刚、方才。
罢战:停止战争。
时泰:时世太平。
轻徭:减轻赋税徭役。
伫:期待,盼望。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广陵郡司户参军期间,送别友人邹结回原籍时有感而作。诗的前四句写送别时的情境,后四句写送别后的感慨。全诗感情真挚,意境苍凉,风格清新自然。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起首两句即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原因,是作者与友人离别的场所,也表明了作者送别的原因。王事,是指军务。这一句说明两人相聚的时间很短,且又是因公事而分离。云山,指青山绿水。这里以云山来象征朋友,说明友人即将离去,令人依依不舍。“奈”字,在这里表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无奈和惋惜。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诗人用“芳年”一词来形容自己年轻美好,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别离,心中不免生出了怨恨之情。而这种怨恨并非出自内心的愤怒或不满,而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诗人又通过“瓜步”这一地名,暗示了离别的场景。他站在江边,看着潮水上涨,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这里的“瓜步”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标志,更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它见证了两人相识、相知、相伴的美好时光,也预示了他们即将分别的悲伤。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这句诗中的“客路”指的是作者的仕途之路,“方经楚”则意味着他已经走过了很多地方。然而,尽管他已经走过了许多地方,但内心深处的乡愁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驱散。这种乡愁不仅来自对故乡的思念,还有对朋友离去的痛苦。他深知,这次分别可能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因此他更加珍惜与朋友的相处时光,希望能够将这份情谊永远地留在心中。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这两句诗中,春天已经过去,但那曾经繁盛一时的草地依然存在;而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城市如今却饱受战乱之苦,到处都是废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它们不仅仅是对现实景象的描述,更是对历史沧桑、国家兴衰的一种反思和警醒。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他认为,只有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同时,他也期盼着政府能够减轻人民的负担,让他们过上更加安定的生活。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他与友人即将分别,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之情。这种情感既来自于对友情的珍视,也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忧。他知道这次分别可能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因此他更加珍惜与朋友的相处时光,希望能够将这份情谊永远地留在心中。同时,他也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重逢,共同度过更多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致描绘以及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