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

【注释】: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仲父:指王叔知。王叔知字子文,曾任洛阳主簿,后因事获罪,贬为驿丞。王佐材:王叔知自谦之词。屈身仇香位:王叔知自谦,说自己曾屈身在仇人的位子上。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一从理京剧:一说“一从理”三字是错简,当作“自从理”。京剧:即戏曲,古代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则知无不可:意思是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不能成功的。通变:通达灵活。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器宇:器局,气度。溟渤:形容广大无边。文锋:文章的锋芒。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憧憧:来往忙碌的样子。皇华使:汉代派到西域的使者,这里泛指使者。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二载:两年。出江亭:离开江边的小亭子。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功成:功业成功。良可录:非常值得记载。道:指做事情的方法。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天府:指朝廷。铨闱:科举考试的考场名称之一。明试:公开的考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赋诗:写诗作文。旧友:老朋友。攀辙:比喻依附、追随。

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彩服:华丽的官服。高堂:高大的堂屋。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此行:此行官途。此年春天。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桃花盛开时节景色宜人。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长安:指京城。在目:在眼前。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境内。关门:指华山上的关隘。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襜:车帘。结恋:依恋不舍。无能慰:无法安慰自己。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谁念:思念谁。裴回:徘徊不前的样子。竹林:此处指代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叔知被贬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不安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对友情的依恋之情。全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首联“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像仲父一样贤明而有才华,但因为某种原因而屈居下位。这两句看似谦虚,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满和委屈。

颔联“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表示自从自己开始处理政务以来,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简单易行了。这里的“理京剧”可以理解为处理政务,也可以理解为处理各种问题或矛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和对仕途的乐观态度。

颈联“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诗人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做到的。这里的“则知无不可”可以理解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无不可”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困难”。这里的“通变有馀地”可以理解为“变化多端,机会无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事业充满信心和期待。

尾联“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前往官场的场景。他穿上华丽的官服告别了高大的堂屋,骑着青马奔赴前程。这里的“彩服”和“青袍”分别代表了官员的服饰和出行的方式,通过这两个词汇展现了诗人的威严和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但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仕途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机遇,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