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
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
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
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
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
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注释】

平:平定。范伦:名不详,安州(今四川乐山)人,唐代诗人。

扁舟:小船。

姑苏台: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

吴苑西人:指吴地的人。唐时称吴人。

吴山楚岫:指长江以南的山岳,泛指江南一带。崔嵬(cuī wéi):高低、起伏貌。

事往时平还旧丘:事过境迁,一切归于平静了。时平:指战事结束,恢复和平。

青青春草:春草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流经安徽、河南入淮河,又名颍河。应自流:应当顺水向东流去。

吴苑西人去欲稀:指吴地的人离去已经渐渐稀少。

江潭:江边沙洲。愁不尽:犹言愁思无穷无尽。

鸿雁:大雁。春归身未归:春天来了,而自己却没有回家。

帝乡:京城或皇宫。遥悬:形容距离遥远。

故人:老朋友。不道姓名应不识: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范伦归安州后所作的诗篇。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对友人归来后的思念及对战争的感叹之情。

第一联“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前两句描写了战后的场面,士兵们收拾好军用帐篷,结束了战斗。

第二联“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这两句描述了战后的景色,大海初看起来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明亮,紫微星却已经看不见了(紫微即紫微垣,古代帝王居处附近有星座曰紫微垣,所以称帝王居所为紫微垣)。

第三联“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这两句回忆了当初乘船南下的情景,一路上到处都是荆棘和尘土,归家的道路十分难走。

第四联“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 这是说当年与君共同手牵手走过姑苏台,每登一次都感到离家乡更近一些,但总是无法真正离开。

第五联“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 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白云和飞鸟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然而吴地的山川却显得格外高峻。

第六联“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这是说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回到了原来的家乡,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的思念。

第七联“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今看到洛阳城中的人们,却不知道他们是谁,只有颍河水还是那样静静地流淌着,仿佛也在默默诉说着往事。

第八联“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 这句诗描绘了吴地人逐渐离去的情景,虽然他们留下了一天的时间,但也知道自己终究要离开。

第九联“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即使春天已经到来,但自己却依然无法回到家乡。

第十联“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 这句话中的帝乡指的是朝廷所在地,也可以说是京城或者皇宫。表达了对皇帝所在的方向遥不可及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长时间在外征战所带来的疲惫不堪。

第十一联“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遗憾的情感,虽然遇到了老朋友,但却不知道如何与他打招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