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
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
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
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
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李陵别苏武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
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
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
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
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赏析:
这首诗是李陵在匈奴战败后,被俘虏时写给苏武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朋友的思念,对生死的无畏,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汉武爱边功”,点明了汉武帝时期,国家为了边疆安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战争。这里的“边功”既指战争,也指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第二句“李陵提步卒”,描述了李陵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战斗中冲锋陷阵的场景。这一句展现了李陵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也没有退缩。
第三四句“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描绘了李陵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他不顾生死,与敌军激战到底。这两句诗表现了李陵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不屈不挠。
第五六句“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表达了李陵虽然不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仍然心系祖国,希望回到家乡。这两句诗展示了李陵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他的坚定信念。
第七八句“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进一步表明了李陵的决心,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国家的恩情,不会向敌人低头。这两句诗体现了李陵的高尚情操和坚定立场。
第九十句“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揭示了李陵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还被迫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第十一十二句“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描绘了李陵所在地区的恶劣气候,没有春风拂面,只有严寒的雪地。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李陵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第十三十四句“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进一步表达了李陵的悲伤之情,他不仅担心自己的命运,还担心与苏武的离别。这两句诗展示了李陵的情感深度,以及他对友情的重视。
第十五十六句“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形容了李陵内心的悲痛和绝望,他的哭泣声如同天地之哀鸣,他的手紧紧握住苏武的手,仿佛要割断彼此的心。这两句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描写,传达了李陵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最后几句“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进一步描绘了李陵的情绪状态,他白天为忧愁困扰,晚上被乌云笼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重叠的手法,强化了李陵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最后一句“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表达了李陵的生死观念,他宁愿死亡也要保持对国家的忠诚。这两句诗体现了李陵的英雄气概和高尚品格。
整首诗通过李陵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朋友的思念、对生死的无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