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注释】
百蛮:泛指西南少数民族;南方:指南方。
群盗如猬起:一群群的强盗像刺猬一样蜂拥而起。
骚然:骚扰的样子。
白门太和城:在今江苏南京。
来往一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十人九人死:十分之九的人死于征战。
岱马卧阳山:泰山的战马卧倒在阳山。
燕兵哭泸水:燕国的士兵哭泣着从泸水边经过。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妻子在路上寻找死去的丈夫,父亲在路上寻找死去的孩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天空布满了愁云,大地上堆积着白骨。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哀哀地唱着《云南行》,十万士兵都战死了。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春,诗人亲历云南一带的连年战争,深感人民的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描写了元末农民战争期间,云南各族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百蛮:指南方的各种少数民族。群盗:指各地的盗贼。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骚然:骚扰。中原:这里指中原地区,即今天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太和城: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又称白门。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无全生:指死亡。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陈孚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云南地区的连年战乱和百姓的苦难。诗中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灾难,反映了元末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诗人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战争、悲伤和无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