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忽见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有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都知。

席上吟

南行忽见李深之,手舞如蜚令不疑。

任有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都知。

【注释】

席:宴席,宴会。南行:指诗人从南方来。李深之:唐代诗人李白的字。

手舞:挥动双手。如蜚:好像燕子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轻盈自如。

令不疑:使别人感到信服、安心。

任:通“忍”,忍受。

风流:才情横溢,才华出众。蕴藉:内涵丰富;含蓄内敛。郑都知:即郑虔(qian),唐朝著名诗人,以诗名世,但仕途不顺。

【赏析】

《席上吟》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春天所作,时值他寓居夔州草堂期间。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李深之的风度与才能。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之情和对其坎坷命运的同情。

全诗共四句话,前两句写李深之的风度,表现了其潇洒飘逸的风姿和令人心安的才华,为第三句作铺垫;后两句赞李深之的才学及遭际,抒发了对朋友的同情。

此诗前两句用典。首句中的“李深之”是李白的字,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奔放,富有浪漫色彩。第二句中的“手舞如蜚令不疑”出自《汉书•艺文志》,其中提到:“屈原造骚,树《楚辞》之后,宋玉得《楚辞》而宗之,玉表之于文,相如为之传,其后庄周大畅其意,相如乃采其华,袁康、刘向之徒纪其行事,每发源乎清源,弘衍乎至文,其于天也,实仪其象;其于地也,实测其景;其于人也,并应物而不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屈原创作了骚体诗歌,树立了楚辞之后,宋代的玉继承了屈原的思想,他的文采被人们广泛传播,司马相如为其做了传,后来庄子大大发挥其诗意,司马相如采集了他的精华,而袁康、刘向等人记载了他们的事情,每次在创作时总是从清新的源头出发,扩展到至高无上的文学境界,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于天地来说,确实是仪法自然;对于大地来说,确实是测量了自然的景观;对于人类来说,都是能够应对万物而不穷尽的。因此,这里的“如蜚”就是像燕子一样在天际自由翱翔,形容李深之的举止优雅,让人感到心安,而且他的才华横溢。

“任有风流兼蕴藉,天生不似郑都知。”这一句是说李深之的才学和气质,以及他的遭遇。“任有”,意思是“任凭”;“风流”,指的是才情横溢的才气;“蕴藉”,是指内在丰富的内涵和含蓄的修养;“天生”,是上天赋予的意思;“不似”,不是与……相似的意思;“郑都知”,是唐朝著名诗人郑虔的名字,他因为仕途不顺而不得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李深之的才学和内在的修养是天赋的,不是后天可以学习的。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施展,只能隐居山林过着隐士的生活。最后一句“天生不似郑都知”就是这个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李深之的才华和遭遇来赞扬他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坎坷命运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