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注释】:

①韦先辈:韦应物,字翼之,唐代诗人。春雨后见寄:春天下雨后收到你的诗。

②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风吹散了五更的细雨,鸟儿啼叫唤醒了春天。五更:古代计时名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③轩窗透初日:窗户透进了初升的太阳(“透”意为“透过”),形容天气转晴。轩:指窗子。

④砚席绝纤尘:砚台和书案上没有一点灰尘,表示作者勤于写作。

⑤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京城的山峰上(帝京)出现了(春天),邻居的树上(树色)也呈现出新的绿意。帝里:京城。

⑥怜君高且静:可怜你(韦先辈)品格高尚、心地宁静。

⑦有句寄闲人:这里有一句诗送给悠闲的人。

【赏析】:

首联写景。“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是一幅清新淡远的画卷。

此诗以“春雨后见寄”为题,首联两句却先写春天景色。“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两句,是一幅清新淡远的画卷。

首联中“风散五更雨”一句,写春风雨过天晴的情景;“鸟啼三月春”一句,写春鸟鸣啭的情态。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把春雨后的景物写得生机盎然,充满了诗情画意。

颔联写室内。“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轩窗”与“初日”对举,点明室内环境。“轩窗”即窗户,“透”字表明阳光灿烂。“初日”即早晨的太阳,“透”字表明阳光明媚。“轩窗”“初日”两个词语连用,把室内外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描绘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使室内更加明亮、洁净。“砚席”指砚台和书桌,“绝纤尘”表明书桌上没有一点尘土,说明韦先辈在写作时非常勤奋。

颈联写自然景观。“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意思是说京城的山峰上已经露出了新芽,而邻居的树上也有了嫩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春天的到来。

尾联写韦先辈为人处世之道。“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意思是说可怜你品格高尚、心地宁静,有一首诗送给悠闲的人。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韦先辈的品德,又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意。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韦先辈的勤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