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萧飒皆凡木,岂得飕飗似石溪。
雪夜枝柯疑画出,月中长短共人齐。
未知何日干天及,恐到秋来被鹤栖。
却向旧山寻得处,白云根蕟觅应迷。

【注】

满庭萧飒皆凡木:满院子都是落叶树。萧飒,指秋风吹来的声音。

岂得飕飗似石溪:怎么能像石溪的松那样有风声?飕飗,形容松树枝条随风发出的飒飒声响。

雪夜枝柯疑画出,月中长短共人齐:在雪花飘落的夜晚,松树枝干仿佛是一幅画。月亮中,这松树枝干与人的身材一样高。共人齐,与人的身材一样高。

未知何日干天及,恐到秋来被鹤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怕到了秋天被鹤吃了。

却向旧山寻得处,白云根蕟觅应迷:却要回到故乡的山中去,在白云深处寻找。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期间。诗人以“题新栽小松”为题,描绘了一株新栽的小松,并抒发了对人生前途和命运的思考。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写松树生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满庭萧飒皆凡木,岂得飕飗似石溪”,描绘出一片萧瑟的景象,满院皆是落叶树,哪里能找到一棵像石溪那样的松呢?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环境恶劣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

颔联“雪夜枝柯疑画出,月中长短共人齐”,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在雪花飘落的夜晚,松树枝干仿佛是一幅画。月亮中,这松树枝干与人的身材一样高。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敬仰。

颈联“未知何日干天及,恐到秋来被鹤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怕到了秋天被鹤吃了。这里既反映了他的焦虑情绪,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却向旧山寻得处,白云根蕟觅应迷”,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要回到故乡的山中去,在白云深处寻找那棵松树。这里既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新栽小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变革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